11月21日,第三方機構競爭力智庫和中國信息協會信用專業委員會聯合發布《中國城市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監測報告2019》!秷蟾妗分泄剂恕2019中國地級市全面小康指數前100名(含副省級城市)”。
從中國地級市全面小康指數前100名城市來看,深圳全面小康指數最高,達到152.23;其次,浙江杭州和江蘇蘇州則分別位列第二和第三。
在前100名中,山東共有8個地級市上榜,分別為青島市(第22名)、威海市(第25名)、東營市(第29名)、濟南市(第32名)、煙臺市(第34名)淄博市(第46名)、濰坊市(第73名)、日照市(第75名)。
山東8個地級市上榜中國地級市全面小康指數前100名,占到了全省地級城市數量的一半,可喜可賀,這意味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進程中,山東已經居于前列。
1“上榜8個地級市”:基本為地處沿海的經濟強市
《中國城市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監測報告2019》中入選的前100名的山東城市中,除了省會濟南和地級市淄博市,其他青島市、威海市、東營市、煙臺市、濰坊市、日照市都地處沿海,在經濟區域劃分上8市都屬于山東半島城市群范疇,普遍經濟開放度高,工業發達。
據了解,2018年的地級市小康指數排行榜,在入榜的100個城市中,不但根據經濟指數,還考察生活指數、文化指數、生態指數、治理指數,通過五個全面小康指數的評級指標來進行評級。這就說明,地級市小康指數排行考察,重視綜合指數,比較全面。
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監測報告重視“全面”考察,也必然與單純的GDP排名出現了差異,這是這份報告的價值所在。今年10月,根據華頓經濟研究院發布的“2019年中國百強城市排行榜”,山東省上榜城市數量在全國最多,全省僅日照市位于101名,其余城市均上榜百強。
對比兩份排行榜,可以發現,處于GDP排名101名的日照,卻在全面小康地級市排名中處在75名;處于GDP城市排名100名之內的臨沂、泰安、聊城、德州、泰安、菏澤、棗莊、濱州等8市,反而沒有進入“地級市全面小康指數前100名”。
各種排名因為指標偏向性不同,會有一定的局限性,但“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監測報告”,因為綜合度高,特別是列入了“生活指數”,重視人的生活體驗,科學度較高,這對于沒有入選的城市是有益的提醒,也說明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下一步應該努力的方向和重點。
2全面建成小康社會,山東到了“沖刺時刻”
黨的十八大提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,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對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行了總體部署,發出了向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沖刺的新的動員令。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作為宏偉藍圖,包括經濟、人民生活水平和質量、國民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、生態環境質量、制度建設等諸多方面,其中經濟指標明確:到2020年,國內生產總值和城鄉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。
黨的十八大以來,黨中央對山東發展十分關心,寄予厚望。根據中央要求,山東確立了“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程中走在前列,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征程中走在前列,全面開創新時代現代化強省建設新局面”的目標定位。
“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”,是從全國層面講的,意思是到2020年年底,各省市區都要全面建成小康;山東“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程中走在前列”,意味著時間上不能等到2020年年底,這也就意味著,從現在開始,山東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已經進入了最后的沖刺階段,任務重,時間緊。
本次“山東8市上榜全面小康前百”,表明山東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走在前列邁出了重要一步。國家統計局有關統計數據也顯示,去年全國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數為24336元,而山東省有14個地市(包括萊蕪)的人居可支配超過該數字。
經濟發展相對均衡,全省人民人均收入穩步增長,但山東也有一些“短板”,需要在沖刺階段盡快補好。
3 沖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,要繼續抓好“底線任務”這個關鍵
相關閱讀